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怎么执行?第四期青年药政论坛回答您

分享到

2017-03-24 作者:海韵 浏览:

3月19日,由《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主办的第四期青年药政论坛在京举办。邀请国家及地方医保主管部门,医疗、医保、医药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参加医保目录调整的专家以及企业与患者社会组织的代表,围绕2017版“医保目录调整——新形势·新机制·新成效”主题,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这次论坛既明确了一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信息,还提出了一些尚需研究解决的难题。

1 今年上半年启动45个药品的谈判工作

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45个谈判品种的筛选标准、谈判规则和启动时间等,有关部门的代表给出了明确的说法:关于谈判启动时间,按照去年的有关要求,预期今年上半年启动药品谈判的相关工作。但如何保证谈判更科学合理,不一刀切,谈判结果达到参保人、企业和医保三方的共赢,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目前尚无确切时间,但一定会按要求尽力如期进行。谈判的产品和药品目录是同时产生的,下一步会以合适的方式与相关企业确定谈判意向,之后再公布谈判药品名单。

2 “补缺、选优、支持创新和鼓励竞争”加入遴选原则

2017版目录调整在以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评价遴选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补缺、选优、支持创新和鼓励竞争”的原则。本着这一原则,新版医保目录对以下药品给予了更多的政策引导:“临床价值高的新药、重大疾病治疗用药、儿童用药、急救抢救用药、职业病特殊用药、中药和民族药”等等。专家表示,一方面,将更多临床必需的治疗用药增补进目录,会使目录覆盖的“保基本”功能更全面;另一方面,创新药上市是很难的,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对于产品本身特别是惠及民生,都是非常难得的好事,对国家医药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3 肺癌治疗靶向药等重大疾病用药纳入新版目录

评审专家介绍,新版医保目录对参保人的影响巨大,重点满足了参保人的临床用药需求。公众与行业反应更大的是,一些以前在目录外的价格较贵的药品、一些治疗白血病的药品,包括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等靶向药和治疗罕见病的用药等药物也进入目录,可以大大减轻重特大疾病参保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国家下一步还要出台进入谈判的药品名单,可以更好的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病致贫、返贫。

4 新版目录不会加大医保基金运行风险

医保目录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医保基金支付能力,要经过测算。目录本身是一个保障范围,此次目录只是对一些已经滥用或可能会对基金运行产生风险的品种,经过专家认真考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限制,但这只是少部分品种。如何合理使用药品,主要需要临床医生替我们把关。不可能通过一个目录就解决基金控费的问题,目录只是我们的一个管理手段,保证基金安全运行,主要靠规范医疗行为,靠加强医保监管,靠总额控制基础上的支付方式改革以及智能化监控系统等多方面。随着日常监管、支付方式改革以及综合监控,特别是医保智能化监控的全面覆盖、精细化管理的提高,医疗保障的整体效果和医保基金使用绩效会逐步提高。

5 目录执行的关键在于临床合理用药

新版目录在“保基本”中有了更多的好药和新药,将给老百姓用药带来新的实惠;而把“好药用好”就要合理用药。比如,本应先放入水里后再饮服的泡腾片,却因简单的“口服”二字,被直接塞入一个1岁的孩子嘴里,直接导致孩子窒息……如何真正“把好药用好”,如何发挥好临床药师用药指导作用,如何通过医保管理对安全合理用药进行引导或约束等等,都是未来必须面临的挑战和责任。

6 目录执行要求企业“练好内功”

评审专家还特别强调,新版目录的扩大也同样对我国的医药企业提出新的要求。企业的产品进入医保目录不是万事大吉了。比如,同种类的药品有十几种或几十种,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哪个品牌的?同一个药品的不同剂型适用的人群为何不同?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工艺、不同的辅料等因素对药品的质量会有哪些影响?是否能按照批准和注册的标准保证生产和供应?如何达到药物质量的均一、稳定和可控等等。企业要赢得医生和患者的信赖,就必须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还需要从自身特点、存在的不足、生产技术与标准以及推广路径等方面多下下功夫。

7 地方医保目录调整面临新的难题

有专家分析,下一步省级目录调整面临一些新的难题。由于各地方医保基金状况差异较大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在新版目录范围扩大的同时,地方基金支出承压的情况有很大差异。省级医保目录调整既要平衡基金的运行与安全,更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还要综合平衡基层用药、解决遗留问题等等。

8 医保目录评审全程都在监督下进行

主管部门和参加目录调整的专家介绍,医保目录调整是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直接关系参保人的权利、临床用药和医药行业发展,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公平、公正和规范严谨,负责部门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和保密要求,还专门成立了监督组,目录调整的全过程都在监督下进行:如制定完善的遴选流程、审评规则并认真实施;工作方案公开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所有专家和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工作守则、无利益冲突声明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 微信公众号

  • 手机站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54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