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为何致敬医保?

分享到

2018-07-11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廖化 浏览: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廖化

  昨天看了《我不是药神》,难得的国产好片,让人看到了国产电影的希望。

  相比于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药神在题材上占尽了优势,但在引人共鸣的功底上仍感觉差了些火候。

  电影上的差距还能忍受,但仿制药上的差距却人命关天。这部电影给了中国仿制药重重一记耳光,后者应该有许多苦衷,但并不冤枉,也没啥异议。

  对于原研药企业,电影塑造的偏向反面,客观的说,是一个比较扎眼的败笔,应该像《三只广告牌》一样没有反派,只有矛盾,才更接近真实。

知识产权和生存权
创新与仿制
法律与人情

  这些矛盾各有道理又难以两全,集中到程勇身上,造成了他无解的人生。虽然法院对其救助白血病患者的行为表示理解,但还是判了五年。

  如果最后没有医保出来救场,将原研药格列卫纳入报销目录,这部电影或将带着无解与遗憾收场。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广大民众对中国医保的一种独特的致敬。那么,在现实中,医保做了哪些相关工作?当得起这份敬意吗?

  不管怎么说,格列卫能够面世确实是研发公司的功劳,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说是50年几十亿美元。我们国家虽然鼓励仿制,但在专利期内,其知识产权还是应该尊重的。所以需要医保出马,将昂贵的救命药纳入医保目录来减轻患者的负担。我们就从高价救命药进医保目录说起吧。

  1

  医保目录概况

  我们知道,药品进了医保目录,参保患者就可以报销很大一部分费用,经济负担自然大大减轻。医保目录的评选和调整,对患者、对企业、对医院,对整个医药行业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关系国计民生的这个重担主要压在了医保部门身上。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原劳动保障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09年、2017年调整发布了四版药品目录。目录品种逐步扩大、用药水平逐步提升,在保障参保人员的用药需求、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版医保药品目录西药和中成药部分共收载药品2535个,较2009年版目录增加了339个,增幅约15.4%。电影中所说的格列卫也在本次调整中纳入了医保目录。

  但一个格列卫只能解决一种疾病的救命问题,医保部门需要从整个国家层面去考虑,让更多的重症患者吃得起高价救命药。比如血友病、乳腺癌也都在2017年纳入了医保目录。血友病平均治疗花费为每年6-7万,纳入医保后报销大约70%,为血友病患者减少了很大的负担。乳腺癌靶向药赫赛汀纳入医保后销量猛增,甚至多地出现断货,医保基金花费自然也猛增,也从侧面反映了医保的作用之大,担子之重。

  这就涉及到2017年版医保目录调整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在现有的甲类、乙类目录之外,新增设了拟谈判目录,均为临床价值较高但价格相对较贵的专利、独家药品。医保部门希望通过国家谈判,让这些药降价后再纳入医保目录。

  最初确定了44种谈判药,最终谈成36种,谈判后这些高价药平均降幅达到44%,降幅最高70%。别忘了谈判成功就意味着进了医保目录,在降价之后还可以报销大部分费用。所以,此举确实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应该当得起患者的一份敬意吧。

  2

  调整背后的艰辛

  医保目录调整牵涉利益甚广,工作量巨大,以2017年版为例,药品目录调整的基本程序如下:

  首先要会同9个部门成立药品目录调整工作领导小组,起草工作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并修改后定稿。

  其次要建立评审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提供,此外,收集了地方医保、新农合、国家基本药物、军人免费药品等目录纳入情况及市场价格、临床使用数据等信息,经过标准化和分类,形成了提供专家评审使用的完整基础数据库。

  然后组织咨询专家评审。从行业学协会推荐的4200余名专家中产生381名咨询专家,先后召开近20次评审会,对基础数据库中的所有药品进行评审筛选,提出备选药品名单。

  再进行全国投票遴选。遴选专家由各省(区、市)推荐产生,一般是在各自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专家,共计2.5万人,其中30%的专家来自于二级或以下级别的医疗机构,实际参与遴选的专家从中随机抽取。当时,全国25个省份的3522名遴选专家同时以电子投票的方式对备选药品名单进行投票遴选。

  最后才能确定药品目录。根据遴选得票率的高低,专家确定拟纳入新版药品目录的品种和拟谈判的品种,并对部分价格较高、基金影响较大的药品研究提出了限定支付范围。

  这还没有完,基础医保目录调整之后,更加精细的医保药品谈判工作更是需要医保部门全力投入,与制药企业斗智斗勇,最大限度地为广大参保人争取利益。

  据了解,医保部门做了精心细致的安排,设立了工作组、协调组、谈判组、评估组,还有纪委牵头的监督组,并请了专业律师来确保所有环节依法依规,公开、公正、公平。

  其中评估组是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8人,涵盖医学、药学、经济学、医保管理,分药物经济学评估和医保基金支撑能力评估。两组背靠背平行评估,评估结果相互独立、完全保密。据说光评估会就开了16次,两组分别提出评估意见提交谈判工作组,起到智库的作用!

  其实想想就明白了,如果不如此充分准备,又如何在专业的药品谈判中与企业交锋,为患者争取最大利益呢。

  当然,没有利润哪有质量,没有利润哪有新药研发上市?医保部门一直对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企业,包括给予企业合规合理的利益,抱有正确的态度。所以,不会一味压价,而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库的测算,给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合理价格区间。

  谈判流程既严格周密又便于操作执行。谈判当天随机抽取20人组成谈判组专家,抽签确定谈判药品分组,当天上午工作组按照评估意见现场确定支付标准(医保的底牌吧),密封后传送到谈判现场。也就是说,谈判前医保这边的价格区间根本不存在,也就无从泄露,谈判现场纪委全程监督摄像。可谓分工明确,这真不是个简单的事,由国家代表广大参保人同各大企业谈判,再合适不过了!

  3

  改革方向

  敬意可以收下,工作却要更好。医保应该在“医”“患”之间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反应患者需求,约束医疗机构行为;但多年以来,医保大多简单地扮演付费者的角色,其作用还仅停留在报销医疗费用上,对患者的需求反映不敏锐,对医疗部门的约束也往往不足。

  2017年医保谈判目录的增设确实是个创新,不但体现了国家医保保障重特大疾病患者用药的考量,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突出了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更体现了今后医保管理方向和角色的转变——订制服务,从被动的付费者转变为主动的投资者,走向战略性购买。专家预测,今后的医保目录调整将有以下三大趋势。

  一是更加鼓励医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利用医保资金的倾斜,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调整市场供给,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从而鼓励医药技术创新,支持和引领医药产业发展。

  二是实行谈判目录滚动调整。目录调整节奏和方法将发生变化,将由原来的几年一次的整体调整,改为谈判目录滚动调整。对于重特大疾病用药,或将采取逐一谈判、逐一进入目录的方式,保证药品目录合理、有序地滚动调整,形成动态管理,使参保人的用药需求得以及时、快速地反映和体现。

  三是大数据将更广泛用于目录评审。通过数据来详细分析目录外产品的使用频次、次均费用等各方面指标,为药品目录评审提供技术支持,降低人为的可操作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医保目录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除了医保目录上的改进,医保今后将更加注重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毕竟医保基金并不能为患者兜底。限于现有的经济条件和基金收支平衡的约束,很多重特大疾病用药,包括罕见病的用药,还没纳入保障体系当中,有待于进一步谈判解决。

  医保基金有限,将更多抗肿瘤特效药纳入医保,必然挤占其他普通药品进入目录的机会,更多的常见病患者可能因此得不到医保救助。基本医疗保险的最大的制度性功能和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保基本”,光靠基本医保本身,很难承担起重特大疾病发生的“灾难性支出”,患者及其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仍然很高。因此,还应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通过发挥商业保险、慈善救助以及社会公益等众多渠道的作用,真正解决患者,特别是重特大疾病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

  4

  未来会更好

  目前,医保部门正在筹备新一轮抗癌药品谈判招采,届时将有更多药物纳入医保报销,为更多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不只是医保在努力,整个国家都在努力,未来可期。

  从今年5月起,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了零关税。这件鼓舞人心的政策,也值得我们献上一份敬意。

  中国仿制药的质量一度饱受诟病,好消息是,国家药监部门最近几年接连发布了临床试验数据核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多项重磅政策。说明国家正在理顺管理体制,引导促进我国仿制药健康发展,鼓励自主创新等。

  从长远发展考虑,仿制药生产企业应在仿制的同时加强创新,不断培养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增强仿制药生产企业研发实力,凸显品牌效应。政府应优化和调整仿制药注册审评和知识产权政策,协助仿制药行业逐渐形成“仿中有创”的科学发展理念,突破低质量仿制药怪圈,提升我国仿制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我们相信,只要脚踏实地的做事,硬碰硬的做好自主研发和创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能实现从制药大国到制药强国的跨越!

  看了世界杯
  国足,加油!
  看了《我不是药神》
  中国仿制药,加油!
  中国医保,加油!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 微信公众号

  • 手机站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54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