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变冷门—有感江苏近四万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

分享到

2008-01-07 作者:中国医疗保险 浏览:

据报道,记者日前从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介中心获悉,江苏全省一共有3.8万多名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并领取就业服务联系卡。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牵动着社会和家庭的心。媒体报道称“失业毕业生”有不少来自于曾经的“热门专业”。虽然入学时是热门,但毕业时才发现对
据报道,记者日前从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介中心获悉,江苏全省一共有3.8万多名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并领取就业服务联系卡。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牵动着社会和家庭的心。

媒体报道称“失业毕业生”有不少来自于曾经的“热门专业”。虽然入学时是热门,但毕业时才发现对口的用人单位其实需求不太多,热门成了“冷门”。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失业”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体制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缺少有效的连接。高校应当认真反思,为何“招生热门”成了“就业冷门”?

不少高校表示将根据学生就业状况来调整减并相关专业,我以为这个做法应该谨慎从事。经济学上的均衡往往是动态均衡,一个专业今年是需求冷门,明年又成了需求热门,教学专业能否跟在后面忽开忽关?其实,许多的专业“不对口”、就业难是相对的,知识“不实用”才是绝对的,说到底还是因为“学非所用”。因此要解决的要害并不是专业设置,而是课程设置如何适应变化了的需求,做到“学为所用”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转变思路,不妨将教育看成是社会生产部类中的一个基础部门,它的“产品”“供给”应该努力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找到最佳“供需均衡点”。高校方面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适应社会的需要,努力让学生在知识和实践之间找到发展的桥梁。

现代治理学中有一个对企业组织进行“流程再造”的专题,即树立“客户”为导向的服务理论,打破传统分工框架、提高运转效率、及时响应客户的要求,最终实现企业目标的最优化。对这个课题综合性高校的专业人士一定研究得很有深度,我认为可以将一些职业高校实行的“订单学生”计划进行个案分析:高校作为“人才工厂”,解决就业问题不仅仅是校方和“就业办”的职责,必须发挥高校整体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的“团队优势”。教学部门作为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也应该“扁平化”地缩短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做到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对“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技术进行实用性改进,通过课程的优化让学生迅速参与知识更新和能力塑造,从而保证自己的优秀产品为社会所接受。

为了实现满足“客户”需求这个最优目标,高校教育是否应该引进类似于“订单学生”的教育改革,在教育理念和实践上实行一次“再造”?





您现在浏览的是 中国医疗保险 官方网站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收藏我们的网址http://www.zgylbx.com 中国医疗保险 拼音首字母+.com


免责声明:
  中国医疗保险 官方网站对任何包含于或经由本网站,或从本网站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信息服务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或广告,目的是为公众提供资讯,服务社会公众,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或可靠性。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通过我们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们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们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以上声明之解释权归 中国医疗保险 官方网站所有。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 微信公众号

  • 手机站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54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386号